论我国都市圈协同立法的制度构建

自2014年我国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都市圈”以来,建设作为特殊经济区域的都市圈已成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战略。为推动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和创新发展,首都、南京、成都等都市圈率先在国内探索了协同立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0条规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协同立法”。这为我国都市圈继续引领协同立法提供了国家法律依据。目前主要都市圈的协同立法实践中,仍存在上位法不足、立法权限尚待明确、立法内...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10 (5), p.2-12
Hauptverfasser: 滕宏庆, 谭珺璐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自2014年我国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都市圈”以来,建设作为特殊经济区域的都市圈已成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战略。为推动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和创新发展,首都、南京、成都等都市圈率先在国内探索了协同立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0条规定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展协同立法”。这为我国都市圈继续引领协同立法提供了国家法律依据。目前主要都市圈的协同立法实践中,仍存在上位法不足、立法权限尚待明确、立法内容不统一等诸多难题。为此,构建协同立法法律法规体系、厘清协同立法权限、探索交叉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协同立法配套机制等优化方案的提出,有助于完善协同立法制度,为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ISSN:1009-1416
DOI:10.3969/j.issn.1009-1416.2022.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