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治道的原则与实践

黄老学派在战国时获得主流学术地位,独盛的局面在中国思想史上延续了三四百年之久。该学派流行于大变革时代,此种风潮以两汉为界,以新莽改革为标志性事件。在变革时代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构以王权建设和整合社会各子系统为重点。在黄老治道哲学的“兼利无择”,“利而弗利”和“天地不仁”的宗旨下,社会各力量都得以自由发展壮大。对此黄老哲学有关于“仁义礼薄于道德”的论述。而汉代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的利益倾向性也开始固定。黄老治道对“道”的阐释富有层次性和操作性,主张“天为人稽”。黄老哲学尊崇君势,也推重能臣,主张君臣不相僭越,一体同唱。王治国凭借“内刑”而“自得”的“王术”,王术即道。法在原理上...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Vol.33 (2), p.45-51
1. Verfasser: 曹媛媛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黄老学派在战国时获得主流学术地位,独盛的局面在中国思想史上延续了三四百年之久。该学派流行于大变革时代,此种风潮以两汉为界,以新莽改革为标志性事件。在变革时代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构以王权建设和整合社会各子系统为重点。在黄老治道哲学的“兼利无择”,“利而弗利”和“天地不仁”的宗旨下,社会各力量都得以自由发展壮大。对此黄老哲学有关于“仁义礼薄于道德”的论述。而汉代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的利益倾向性也开始固定。黄老治道对“道”的阐释富有层次性和操作性,主张“天为人稽”。黄老哲学尊崇君势,也推重能臣,主张君臣不相僭越,一体同唱。王治国凭借“内刑”而“自得”的“王术”,王术即道。法在原理上出于“道”,但在应用层面,则强调出于“人心”。本文还指出,《管子》以“水”论“道”,其经济思想符合黄老治道哲学。
ISSN:1673-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