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横肌平面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R614; 目的 探讨双侧胸横肌平面(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OPCABG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TTP阻滞复合全麻组(TTP+全麻组,n=30)和全麻组(n=30).TTP+全麻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TP阻滞(改良入路),每侧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常规诱导麻醉.统计分析两组切皮前后、劈胸骨前后、闭合胸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率,术毕时舒芬太尼总用量,入室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6、8、...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08, Vol.45 (8), p.840-844 |
---|---|
Hauptverfasser: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R614; 目的 探讨双侧胸横肌平面(TTP)阻滞(改良入路)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OPCABG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TTP阻滞复合全麻组(TTP+全麻组,n=30)和全麻组(n=30).TTP+全麻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TP阻滞(改良入路),每侧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常规诱导麻醉.统计分析两组切皮前后、劈胸骨前后、闭合胸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率,术毕时舒芬太尼总用量,入室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6、8、10、12、16、20、24 h血气分析中的乳酸和血糖水平,术后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当日、第1天、第2天首次追加镇痛药物(哌替啶)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MAP及HR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组比较,TTP+全麻组术后2、4 h的乳酸及术后2、4、6 h的血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
ISSN: | 0577-7402 |
DOI: | 10.11855/j.issn.0577-7402.2020.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