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控制权与大股东掏空关联度研究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选取2005—2011年7年间851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单因素分析及门限面板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终极控制权性质、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影响。发现终极控制权性质能够显著影响资金占用水平,控制权与利益掏空行为关联性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控制权性质不同对资金占用影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利益掏空倾向上,在控制权结构性变化中也存在明显差异。固定效用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权水平的提高,终极股东的私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趋于相同,"利益协同效应"解释了控制权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外部监管部...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Vol.53 (2), p.53-6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选取2005—2011年7年间851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单因素分析及门限面板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终极控制权性质、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影响。发现终极控制权性质能够显著影响资金占用水平,控制权与利益掏空行为关联性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控制权性质不同对资金占用影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利益掏空倾向上,在控制权结构性变化中也存在明显差异。固定效用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权水平的提高,终极股东的私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趋于相同,"利益协同效应"解释了控制权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外部监管部门应该根据上市公司控制权水平,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加大对私人控制以及两权分离度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股东自我约束力,提高监管效率。 |
---|---|
ISSN: | 1000-2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