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灵投影的地方风物——论师陀1940年代的小说创作
在师陀1940年代的创作中,故乡河南成为挥之不去的主题。即使那些表现抗战正面战场和上海都市生活的小说,故乡的地方风物也会以各种形式游荡在其小说叙事中。然而,师陀这一时期着力书写的地方性事物却并没有表现为亲切的家园,而只是代表了缓慢得近乎停滞的时间节奏,以及一群在命运的捉弄下颓唐消沉的小人物。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乡土意象,竟然是满怀心事的主人公迷失在一片为大雪所覆盖的旷野中。师陀对河南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景的描绘,只是其迷惘、无助的内心情绪的外在化。故乡的地方风物成了颓唐消沉的作家内心世界的镜像。...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09, Vol.7 (3), p.59-7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师陀1940年代的创作中,故乡河南成为挥之不去的主题。即使那些表现抗战正面战场和上海都市生活的小说,故乡的地方风物也会以各种形式游荡在其小说叙事中。然而,师陀这一时期着力书写的地方性事物却并没有表现为亲切的家园,而只是代表了缓慢得近乎停滞的时间节奏,以及一群在命运的捉弄下颓唐消沉的小人物。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乡土意象,竟然是满怀心事的主人公迷失在一片为大雪所覆盖的旷野中。师陀对河南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景的描绘,只是其迷惘、无助的内心情绪的外在化。故乡的地方风物成了颓唐消沉的作家内心世界的镜像。 |
---|---|
ISSN: | 1674-8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