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国分离株(2009~2012) VP2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分析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IBDV易变异,给防控提出了挑战.持续监测IBDV的流行十分必要.[方法]对36株源于2009~2012年我国10个省的IBDV毒株的VP2部分基因(包含高变区)进行了扩增、测序.将其与本实验室早期分离的18株IBDV,以及源自我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24株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IBDV经典毒株、变异毒株、弱毒株和超强毒株(vvIBDV)在我国同时存在.vvIBDV仍然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而且新的亚群正在形成.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这些毒株中存在可能与毒力和抗原变异相关的氨基酸突变...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5, Vol.16 (8), p.1565-1602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IBDV易变异,给防控提出了挑战.持续监测IBDV的流行十分必要.[方法]对36株源于2009~2012年我国10个省的IBDV毒株的VP2部分基因(包含高变区)进行了扩增、测序.将其与本实验室早期分离的18株IBDV,以及源自我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24株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IBDV经典毒株、变异毒株、弱毒株和超强毒株(vvIBDV)在我国同时存在.vvIBDV仍然是我国的主要流行毒株,而且新的亚群正在形成.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这些毒株中存在可能与毒力和抗原变异相关的氨基酸突变.[结论]该研究有助于笔者进一步认识IBDV的遗传变异. |
---|---|
ISSN: | 1009-4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