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本名物化翻译及其意识形态动因研究
名物化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意义潜势,是翻译界近来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语法隐喻和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支撑,自建小型扶贫话语语料库,参照ToRCH2009和Crown语料库,挖掘研究语料中名物化的语言特征、名物化翻译的意识形态意义潜势表现及其背后的动因,以促进中国政治文本的正向叙事和国际传播.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名物化表达的实体功能、浓缩功能和释义功能,恰如其分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权势建构,将原文语义或固化或"打包"或显化,从意识形态层面有效地减少了歧义与误读.研究还发现,如此处理主要是出于语言系统差异、文本类型差异和文化内涵差异等三...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6, Vol.43 (3), p.103-10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名物化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意义潜势,是翻译界近来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语法隐喻和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支撑,自建小型扶贫话语语料库,参照ToRCH2009和Crown语料库,挖掘研究语料中名物化的语言特征、名物化翻译的意识形态意义潜势表现及其背后的动因,以促进中国政治文本的正向叙事和国际传播.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名物化表达的实体功能、浓缩功能和释义功能,恰如其分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权势建构,将原文语义或固化或"打包"或显化,从意识形态层面有效地减少了歧义与误读.研究还发现,如此处理主要是出于语言系统差异、文本类型差异和文化内涵差异等三方面动因的考量. |
---|---|
ISSN: | 2095-0683 |
DOI: | 10.3969/j.issn.2096-8256.2022.03.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