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历史轨迹与文化地位——基于文献与田野的考察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到清代康乾年间,在较长的时间段中被称为"土花鼓"、"地花鼓"。荆州花鼓戏诞生之初,不过是乡间农人生活中的一种歌唱,一种小戏,其后,从"自发"的状态走向"自觉"的文艺形式,从单一的艺术走向丰富的艺术形态。建国后,更登"大剧之堂",并完成了从"淫戏"到"正剧"的转型,成为湖北现代文艺的有机成分。由于荆州花鼓戏以地道的天沔话作为语言声腔,以一剧一调为自己的艺术特征,以贴近江汉平原的草根性为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深深扎根于江汉平原的广袤大地上,成为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国戏",也因此获得不朽的生命力。...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Vol.42 (6), p.95-9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到清代康乾年间,在较长的时间段中被称为"土花鼓"、"地花鼓"。荆州花鼓戏诞生之初,不过是乡间农人生活中的一种歌唱,一种小戏,其后,从"自发"的状态走向"自觉"的文艺形式,从单一的艺术走向丰富的艺术形态。建国后,更登"大剧之堂",并完成了从"淫戏"到"正剧"的转型,成为湖北现代文艺的有机成分。由于荆州花鼓戏以地道的天沔话作为语言声腔,以一剧一调为自己的艺术特征,以贴近江汉平原的草根性为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深深扎根于江汉平原的广袤大地上,成为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国戏",也因此获得不朽的生命力。 |
---|---|
ISSN: | 1001-4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