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崇尚自然的社会历史观和政治治理观
《管子》五行说产生于以采矿冶炼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江淮流域。江淮流域的学者重观察自然事物及其间的关联和转化,试图用“五行说”来概括千差万别的自然事物,用“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来包容自然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转化关系。这种理论运用到政治建构中则产生了“顺天而治”的政治治理和王朝更替理论。《管子》中“土在火后”的“五行相生”学说,是为解释田齐代替姜齐的“天道”合理性而产生的一种理论学说。此学说对建基于“五行相生”哲学理论上的“禅让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西汉末年刘歆为新莽代汉制造政治舆论的理论先导。...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管子学刊 2018-12 (4), p.5-9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管子》五行说产生于以采矿冶炼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江淮流域。江淮流域的学者重观察自然事物及其间的关联和转化,试图用“五行说”来概括千差万别的自然事物,用“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来包容自然事物之间的关联和转化关系。这种理论运用到政治建构中则产生了“顺天而治”的政治治理和王朝更替理论。《管子》中“土在火后”的“五行相生”学说,是为解释田齐代替姜齐的“天道”合理性而产生的一种理论学说。此学说对建基于“五行相生”哲学理论上的“禅让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西汉末年刘歆为新莽代汉制造政治舆论的理论先导。 |
---|---|
ISSN: | 1002-3828 |
DOI: |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8.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