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政治参与何以影响公众的获得感?
D6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公众获得感已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获得感的影响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既有研究主要从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即政府施政的结果)来解析公众获得感的差异,然而,系统地考察机会享有(即政治过程的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还鲜有其人.事实上,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公众的政治参与是否影响获得感?具体有何作用?此外,政治参与存在不同类型,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是否完全相同?上述困惑尚未得到学界的系统讨论和实证分析,存在较大的学理探讨空间.鉴...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公共行政评论 2022, Vol.15 (2), p.22-41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D6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公众获得感已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获得感的影响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话题.既有研究主要从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即政府施政的结果)来解析公众获得感的差异,然而,系统地考察机会享有(即政治过程的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还鲜有其人.事实上,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那么,公众的政治参与是否影响获得感?具体有何作用?此外,政治参与存在不同类型,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是否完全相同?上述困惑尚未得到学界的系统讨论和实证分析,存在较大的学理探讨空间.鉴于此,论文在具体研究中将政治参与分为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利用中国社会状况调查(CSS)的混合截面数据,对获得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体制外参与(包括网络参与和线下参与)不论是行为还是意愿程度的提高,都会显著降低公众获得感;相反,体制内参与(基层选举)的行为和意愿程度的提高,都会显著提升公众获得感;另外,公众参与行为和参与意愿对获得感的影响在作用方向上存在一致性.论文紧扣中国国家治理的时代主线,进一步揭示出获得感的影响机制,从过程性视角重塑了对获得感生成逻辑的既有认知.据此,在未来的国家治理实践中,应更为重视政治参与的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公众通过制度化方式参与公共生活的途径,减少和降低公众试图在体制外寻求参与的行为和意愿. |
---|---|
ISSN: | 1674-2486 |
DOI: | 10.3969/j.issn.1674-2486.2022.0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