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离子组成对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微咸水灌溉是缓解旱区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微咸水中的离子组成特征影响着土壤性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目的】探讨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9月,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膜下滴灌的模式种植春玉米,开展微咸水灌溉田间定位试验。以当地地下水为对照(CK),向地下水中分别添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20 mmol/L)、不同类型氯化盐(NaCl、KCl、CaCl2、MgCl2),形成相近的电导率(EC)、而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处理(分别标记为T1、T2、T3、T4),研究土壤结构特性变化、水盐运移过程和作物生长响应。【结果】①与CK相比,添加Na+(T1处理...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Guanʻgai paishui xuebao 2023-08, Vol.42 (8), p.16-25
Hauptverfasser: ZHANG Tonggang, HU Xinglu, LUO, Min, WANG, Chun, YAN Sihui, CHENG, Yu, LIANG Qing, FENG, Hao, ZHANG Tibin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 eng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微咸水灌溉是缓解旱区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微咸水中的离子组成特征影响着土壤性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目的】探讨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9月,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以膜下滴灌的模式种植春玉米,开展微咸水灌溉田间定位试验。以当地地下水为对照(CK),向地下水中分别添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20 mmol/L)、不同类型氯化盐(NaCl、KCl、CaCl2、MgCl2),形成相近的电导率(EC)、而不同阳离子组成微咸水处理(分别标记为T1、T2、T3、T4),研究土壤结构特性变化、水盐运移过程和作物生长响应。【结果】①与CK相比,添加Na+(T1处理)后0~20 cm土层小孔隙数量和储水量显著增加,尤其在灌水较多的拔节期;而T3处理和T4处理小孔隙度比T1处理分别降低147.73%和132.01%,有利于土壤孔隙结构的发育和水分的运移,降低了表层土壤储水量。②与CK相比,T1、T2、T3处理和T4处理分别提升了作物根区0~60 cm土壤中Na+、K+、Ca2+、Mg2+物质的量浓度,除T1处理外,T2、T3处理和T4处理对应的K+、Ca2+、Mg2+物质的量浓度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在作物根区表层土壤有明显积盐现象,其他处理无明显变化,相反T3处理和T4处理土壤盐分整体向膜外运移,T4处理更为明显。受灌溉水EC影响,根区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ECe)均在3~4 dS/m内。③作物地上部器官离子量中K+量最高,Na+量最低且显著低于K+、Ca2+、Mg2+、Cl-量。Na+、K+、Cl-量均表现为叶茎。T1—T4处理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T4处理产量最大,较CK提升17.33%。【结论】含有较多Na+的微咸水灌溉提高了土壤表层小孔隙度,影响了土壤水分下渗,造成表层土壤盐分积累,而较多的K+、Ca2+、Mg2+则减少了土壤表层小孔隙度,有利于表层盐分淋洗。微咸水灌溉下,相对于较多的Na+带来显著负面效应,灌溉水中适当物质的量浓度的K+、Ca2+、Mg2+均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地下微咸水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ISSN:1672-3317
DOI:10.13522/j.cnki.ggps.202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