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物源演变:来自于碳酸盐矿物的证据

P512.2; 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西部1.4Ma以来的兰州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黄土/古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侧重于碳酸盐矿物含量,追溯了兰州黄土/古土壤的直接物源.结果显示:(1)1.4Ma以来兰州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主要直接源区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区和阿拉善干旱区.(2)基于二元混合模型计算的潜在原始源区对兰州黄土白云石和总碳酸盐矿物的相对贡献率以及长石与石英比值结果一致支持1.4Ma以来兰州黄土原始物源发生了多次变化.1.4~1.1Ma和0.9~0.3Ma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古地理学报 2022, Vol.24 (3), p.583-598
Hauptverfasser: 蔡青松, 杨光亮, 范育新, 颜雪域, 高敏敏, 张青松, 王荣华, 郭雪莲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P512.2; 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西部1.4Ma以来的兰州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黄土/古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侧重于碳酸盐矿物含量,追溯了兰州黄土/古土壤的直接物源.结果显示:(1)1.4Ma以来兰州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主要直接源区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区和阿拉善干旱区.(2)基于二元混合模型计算的潜在原始源区对兰州黄土白云石和总碳酸盐矿物的相对贡献率以及长石与石英比值结果一致支持1.4Ma以来兰州黄土原始物源发生了多次变化.1.4~1.1Ma和0.9~0.3Ma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昆仑山、祁连山)和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贡献相当,而1.1~0.9Ma和0.3Ma以来,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物源贡献增加,这可能分别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和0.3Ma以来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干冷气候增强的响应.1.15Ma和0.8Ma兰州黄土/古土壤中高的白云石含量、碳酸盐矿物总含量以及0.8Ma长石与石英比值的快速升高可能是对"昆黄运动"的响应,进而造成了昆仑山、祁连山对黄土高原物源贡献的增加.
ISSN:1671-1505
DOI:10.7605/gdlxb.2022.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