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黄河中游极端降水:史实、特征及气候背景
据清宫档案与方志记载,复原了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黄河中、下游大范围房屋倒塌、民田冲没、人口伤亡、黄河多处决溢等雨涝灾情图景及时空分异特征,这是在明清小冰期大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研究指出,该年黄河中游夏秋季雨期长(连阴雨)、且多大到暴雨,二级流域(汾河、渭河)6—9月份降水县区雨日高达40日以上,与该年6—9月份黄河万锦滩报汛志桩的相对水位变化基本一致,可见该年下游洪涝灾害主要受中游极端降水所致,并利用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对志桩水位实测值进行分析,其最大水位乃百年一遇。主要有3个降水中心:(1)黄河中游干流北部河曲县至葭州段;(2)泾、渭流域上游区;(3)汾河...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古地理学报 2011, Vol.13 (6), p.687-698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据清宫档案与方志记载,复原了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黄河中、下游大范围房屋倒塌、民田冲没、人口伤亡、黄河多处决溢等雨涝灾情图景及时空分异特征,这是在明清小冰期大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研究指出,该年黄河中游夏秋季雨期长(连阴雨)、且多大到暴雨,二级流域(汾河、渭河)6—9月份降水县区雨日高达40日以上,与该年6—9月份黄河万锦滩报汛志桩的相对水位变化基本一致,可见该年下游洪涝灾害主要受中游极端降水所致,并利用Pearson-Ⅲ型分布曲线对志桩水位实测值进行分析,其最大水位乃百年一遇。主要有3个降水中心:(1)黄河中游干流北部河曲县至葭州段;(2)泾、渭流域上游区;(3)汾河流域中下游与黄、渭、洛三角区。认为该年降水异常不是非厄尔尼诺年大范围降水偏多的一般性特征的表现,与南极涛动指数(AAO)变化也不能对应,与太阳活动周期的较小值年、坦博拉火山活动持续影响等因子亦有较大关系。 |
---|---|
ISSN: | 1671-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