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理解儒家政治的两种进路 ——再论钱穆与新儒家的关系

B261; 余英时对钱穆为什么不是新儒家的解释实际上掩盖了他与钱穆在政治上的根本分歧.钱穆之不同于新儒家的关键点在于他们对政治的思考进路不同.新儒家认为秦汉以来儒家法家化,以两千多年的儒家政治为黑暗专制,钱穆认为这不切于儒家与中国历史实情,是"偏激的虚无主义".现代新儒家对西方政治观念接受多于反思,钱穆从历史变迁与成效的角度来考量中国传统政治,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儒家政治传统及其现代意义.新儒家将政道奠基于特定的政治观念(民主),其政治思维的本质是基于特定政治价值的观念分析,钱穆的政治分析基于价值观念情境化的路径生成,具有更现实的政治学方法论意义.20世纪对儒家政治的理解虽然以...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Vol.34 (4), p.48-55
1. Verfasser: 秦际明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B261; 余英时对钱穆为什么不是新儒家的解释实际上掩盖了他与钱穆在政治上的根本分歧.钱穆之不同于新儒家的关键点在于他们对政治的思考进路不同.新儒家认为秦汉以来儒家法家化,以两千多年的儒家政治为黑暗专制,钱穆认为这不切于儒家与中国历史实情,是"偏激的虚无主义".现代新儒家对西方政治观念接受多于反思,钱穆从历史变迁与成效的角度来考量中国传统政治,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儒家政治传统及其现代意义.新儒家将政道奠基于特定的政治观念(民主),其政治思维的本质是基于特定政治价值的观念分析,钱穆的政治分析基于价值观念情境化的路径生成,具有更现实的政治学方法论意义.20世纪对儒家政治的理解虽然以价值观念批评为主流,但不能忽略钱穆的历史政治分析.
ISSN:100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