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蛋白对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形成促进机制研究

污水及再生水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加了再生水后续利用的难度.本研究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模式蛋白,埃希氏大肠杆菌为模式菌,通过检测不同蛋白质浓度下大肠杆菌所形成的生物膜含量,分析了外源蛋白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FTIR及XPS深入探究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生物量随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加入8.0 mg/L蛋白质可使菌悬液中微生物的Zeta电位值下降约35%;添加外源蛋白可使微生物的疏水性增强;蛋白质的官能团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相互作用提高了微生物的聚集性,并刺激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成.本研究为污废水处理及再生...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分析化学 2019, Vol.47 (7), p.1061-1067
Hauptverfasser: 陈从立, 周奕含, 崔晓春, 王建伟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污水及再生水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加了再生水后续利用的难度.本研究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模式蛋白,埃希氏大肠杆菌为模式菌,通过检测不同蛋白质浓度下大肠杆菌所形成的生物膜含量,分析了外源蛋白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FTIR及XPS深入探究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的生物量随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加入8.0 mg/L蛋白质可使菌悬液中微生物的Zeta电位值下降约35%;添加外源蛋白可使微生物的疏水性增强;蛋白质的官能团与菌体表面的官能团相互作用提高了微生物的聚集性,并刺激了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成.本研究为污废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生物膜形成及控制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ISSN:0253-3820
DOI:10.19756/j.issn.0253-3820.19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