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的南洋“劝学”与华侨兴学——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和新加坡的案例阐析

G529; 清王朝的最后几年,为了争夺海外华侨,曾派员到东南亚的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爪哇)和新加坡进行“劝学”,褒彰出钱、出力支持当地华侨教育事业的侨商、校董和教师等.这几地的华侨顺应清政府的“劝学”,继续创办新的学校,华侨学校数量在清王朝结束前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华侨与时俱进,在学校里开设了若干适应华侨在当地生存发展需要的实用性课目.新加坡等地更对儒学内容进行创新,开办华侨女子教育.各地的华侨教育实践远远超出了清政府的“劝学”目标.清政府的“劝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华侨的办学热情,但被“劝学”地区华侨教育事业的跃进主要建立在一代代华侨长期兴教办学、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东南亚纵横 2020 (5), p.21-33
1. Verfasser: 高伟浓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G529; 清王朝的最后几年,为了争夺海外华侨,曾派员到东南亚的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爪哇)和新加坡进行“劝学”,褒彰出钱、出力支持当地华侨教育事业的侨商、校董和教师等.这几地的华侨顺应清政府的“劝学”,继续创办新的学校,华侨学校数量在清王朝结束前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华侨与时俱进,在学校里开设了若干适应华侨在当地生存发展需要的实用性课目.新加坡等地更对儒学内容进行创新,开办华侨女子教育.各地的华侨教育实践远远超出了清政府的“劝学”目标.清政府的“劝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华侨的办学热情,但被“劝学”地区华侨教育事业的跃进主要建立在一代代华侨长期兴教办学、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与当地华商的物质支持密不可分,也得益于中国国内先后南来的知识分子的助力.东南亚华侨在顺应“劝学”的同时又努力扩展实用性教育内容,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智慧和勇气,在东南亚华侨教育史上写下了夺目的篇章.
ISSN:1003-2479
DOI:10.3969/j.issn.1003-2479.202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