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渣滓溪钨锑矿床白钨矿的Sm-Nd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
P61; 渣滓溪钨锑矿床位于湘西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的中段,是我国典型的脉状充填型锑矿床.本文对渣滓溪矿区不同产状的白钨矿进行了Sm-Nd和Sr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渣滓溪矿区白钨矿的Sm/Nd变化范围相对较宽(0.36~0.63),143Nd/144Nd为0.51211~0.51288;在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该矿白钨矿样品没有明显的线性分布趋势.无法厘定出该矿的准确成矿时间.渣滓溪白钨矿的εNd(t)明显可分为两组(-10.2~-14.7和-3.79~+0.01),其成矿流体中的Nd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可能来自晚元古代地层或下伏陆壳基底的碎屑岩,另一部分很可能...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地质学报 2008, Vol.82 (11), p.1514-1521 |
---|---|
Hauptverfasser: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P61; 渣滓溪钨锑矿床位于湘西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的中段,是我国典型的脉状充填型锑矿床.本文对渣滓溪矿区不同产状的白钨矿进行了Sm-Nd和Sr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渣滓溪矿区白钨矿的Sm/Nd变化范围相对较宽(0.36~0.63),143Nd/144Nd为0.51211~0.51288;在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该矿白钨矿样品没有明显的线性分布趋势.无法厘定出该矿的准确成矿时间.渣滓溪白钨矿的εNd(t)明显可分为两组(-10.2~-14.7和-3.79~+0.01),其成矿流体中的Nd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可能来自晚元古代地层或下伏陆壳基底的碎屑岩,另一部分很可能与冷家溪群的基性、超基性岩有关.与Nd同位素不同,渣滓溪成矿流体中Sr同位素组成均一化程度较高,该矿白钨矿87Sr/86Sr为0.7304~0.7329;该矿这种明显富放射成因87Sr的成矿热液,排除了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海水和赋矿围岩作为唯一矿源层的可能性,下伏陆壳的结晶基底很可能是这种高放射成因Sr的提供者.沃溪和渣滓溪白钨矿Sr-Nd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表明,两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有所不同,前者应来自一种更古老、更成熟、更富放射成因Sr的下伏陆壳基底. |
---|---|
ISSN: | 0001-5717 |
DOI: | 10.3321/j.issn:0001-5717.2008.1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