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太湖流域水乡环境改造与消灭血吸虫病

20世纪前半期,对于江南地区最显著的地方病——血吸虫病,国民政府虽然也投入了大量医疗力量调查各地发病状况和救治病人,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科学化,但由于政府社会动员能力有限,血吸虫病发病率和流行地区不断扩张。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政府强大的社会管理和动员力量之下,江南各地通过持续不断的消灭钉螺和治理湿地运动,血吸虫病孳生环境得到极大遏制,许多地区暂时出现血吸虫病休眠期,传播蔓延基本得到控制。通过这一时期大力度的消灭湿地运动,加上农业围垦的规模化开展,太湖流域湿地环境日益转向旱地化,水系结构出现再分配。地理环境演化加快,成为工业化时期高生产率和健康医疗水平提高的伴生效应。...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地方文化研究 2020-02 (1), p.1-8
1. Verfasser: 吴俊范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20世纪前半期,对于江南地区最显著的地方病——血吸虫病,国民政府虽然也投入了大量医疗力量调查各地发病状况和救治病人,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科学化,但由于政府社会动员能力有限,血吸虫病发病率和流行地区不断扩张。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政府强大的社会管理和动员力量之下,江南各地通过持续不断的消灭钉螺和治理湿地运动,血吸虫病孳生环境得到极大遏制,许多地区暂时出现血吸虫病休眠期,传播蔓延基本得到控制。通过这一时期大力度的消灭湿地运动,加上农业围垦的规模化开展,太湖流域湿地环境日益转向旱地化,水系结构出现再分配。地理环境演化加快,成为工业化时期高生产率和健康医疗水平提高的伴生效应。
ISSN:1008-7354
DOI:10.3969/j.issn.1008-7354.202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