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规划视角下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失配及其协同优化——以鞍山市为例
TU984.1; 通过健康距离模型、系统聚类等定量方法,选取鞍山为存量发展地区典型城市,从区际和校际两个空间尺度,对其市辖区基础教育设施学校用地、校舍用房与师资配置三要素的空间失配特征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①无论区际和校际尺度,均呈现“中心—边缘”的圈层式空间失配模式;②中心城区受土地再开发成本、建筑容积率调整难度等因素影响,以师资优势型学校为主,学校用地和校舍用房要素失配的学校连片分布,外围地区有所缓解;③城乡结合区呈现多元失配特征,受人口流失、撤校并点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各要素与生源之间的供需关系曲线与调节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是存量发展地区有效调节空间失配的关键.基于此,提出应基...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Vol.27 (6), p.中插1-中插6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TU984.1; 通过健康距离模型、系统聚类等定量方法,选取鞍山为存量发展地区典型城市,从区际和校际两个空间尺度,对其市辖区基础教育设施学校用地、校舍用房与师资配置三要素的空间失配特征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①无论区际和校际尺度,均呈现“中心—边缘”的圈层式空间失配模式;②中心城区受土地再开发成本、建筑容积率调整难度等因素影响,以师资优势型学校为主,学校用地和校舍用房要素失配的学校连片分布,外围地区有所缓解;③城乡结合区呈现多元失配特征,受人口流失、撤校并点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各要素与生源之间的供需关系曲线与调节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是存量发展地区有效调节空间失配的关键.基于此,提出应基于“地—房—人”要素协同机制构建分区分类控制的存量规划策略. |
---|---|
ISSN: | 1006-3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