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在丝素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O482.53; 丝素蛋白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得到广泛关注.人们通过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构象转变及其诱导因素的研究,试图阐明蚕吐丝机理、相关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人工合成性能优良的丝纤维材料以及认识牛命过程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磁共振技术是研究丝素蛋白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课题组多年来运用核磁共振(NMR)的方法研究了桑蚕丝素蛋白的构象及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如pH、金属离子(K+、Na+、Ca2+、Cu2+、Zn2+)等,并运用电子自旋顺磁共振(EPR)方法研究了金属Cu2+离子与丝素蛋白的相互作用,试图揭示蛋白质构象转变与金属离子影响的内在联系.另外,我们还发展了一...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波谱学杂志 2008, Vol.25 (4), p.555-571
Hauptverfasser: 邓益斌, 季丹, 周平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O482.53; 丝素蛋白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得到广泛关注.人们通过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构象转变及其诱导因素的研究,试图阐明蚕吐丝机理、相关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人工合成性能优良的丝纤维材料以及认识牛命过程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磁共振技术是研究丝素蛋白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课题组多年来运用核磁共振(NMR)的方法研究了桑蚕丝素蛋白的构象及环境对其的影响因素,如pH、金属离子(K+、Na+、Ca2+、Cu2+、Zn2+)等,并运用电子自旋顺磁共振(EPR)方法研究了金属Cu2+离子与丝素蛋白的相互作用,试图揭示蛋白质构象转变与金属离子影响的内在联系.另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广义二维核磁共振相关技术,有效缩短了传统二维核磁共振的实验时间.本文将综述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相关工作.
ISSN:1000-4556
DOI:10.3969/j.issn.1000-4556.2008.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