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事件”一个经典事件史论题的社会文化史分析

1723年,哈勒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因“表达不当神学观念”之名而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剥夺教授席位并驱逐出普鲁士王国。围绕这一基于学术论争的政治事件,“沃尔夫事件”在传统“事件史”范式下转化为德国教育学语境中的“政治-思想史”论题。本文通过以事件史范式反思性重构“沃尔夫事件”,继而以社会文化史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所蕴含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想象等长时段结构性因素,力图从史学史的维度镜像地呈现两种经典教育学研究范式在核心概念、叙事手法与价值前设层面的差异,从而在批判性剖析“事件史”范式特征及其限制的基础上,展示一种根植于“社会文化史”范式、对教育行动和经历进行结构化考察的可能性...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06, Vol.16 (2), p.077-103
1. Verfasser: 罗小连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1723年,哈勒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因“表达不当神学观念”之名而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剥夺教授席位并驱逐出普鲁士王国。围绕这一基于学术论争的政治事件,“沃尔夫事件”在传统“事件史”范式下转化为德国教育学语境中的“政治-思想史”论题。本文通过以事件史范式反思性重构“沃尔夫事件”,继而以社会文化史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所蕴含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想象等长时段结构性因素,力图从史学史的维度镜像地呈现两种经典教育学研究范式在核心概念、叙事手法与价值前设层面的差异,从而在批判性剖析“事件史”范式特征及其限制的基础上,展示一种根植于“社会文化史”范式、对教育行动和经历进行结构化考察的可能性
ISSN:1671-9468
DOI:10.12088/pku1671-9468.2018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