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墙而过的天路历程——《幸存者回忆录》中异质空间的解读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墙后面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幻想与回忆的异域,小说主人公在此践行了一场别样的超越现实的天路历程,通过跨越客厅墙壁而踏入"另一个空间"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洗涤,最后实现精神升华,突破了尘世间生存的种种困囿。本文认为这一异质空间的存在既展现了作家对苏菲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它又是一个将时间空间化了的场所,承担着独特的空间叙事功能,推动着小说的整个叙事进程...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2, Vol.40 (2), p.76-85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空间转向的学术思潮影响下,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四门城》之后的幻想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空间化特色。她进行了一系列"异质空间"的缔造,以此为容器承载着作家赋予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幸存者回忆录》中的"墙后面的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幻想与回忆的异域,小说主人公在此践行了一场别样的超越现实的天路历程,通过跨越客厅墙壁而踏入"另一个空间"进行着一次次的心灵洗涤,最后实现精神升华,突破了尘世间生存的种种困囿。本文认为这一异质空间的存在既展现了作家对苏菲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它又是一个将时间空间化了的场所,承担着独特的空间叙事功能,推动着小说的整个叙事进程。 |
---|---|
ISSN: | 1003-6539 |
DOI: | 10.12002/j.bisu.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