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恰图良《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节奏特色及演奏处理

阿拉姆·伊里齐·哈恰图良(AramIlyichKhachaturian,1903—1978)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其早年便显露出对音乐的极高天赋,并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的创作大都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即和声语言强烈、节奏形态复杂、旋律音调独特。他的《马刀舞曲》、《假面舞会圆舞曲》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他于1936年创作的《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是第一部使他扬名四海的佳作。本文以此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哈恰图良的创作风格,对该协奏曲的节奏的特色处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哈恰图良具有的个性化音乐语言,为深刻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提...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北方音乐 2012-03 (6), p.34-35
1. Verfasser: 唐艺芳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阿拉姆·伊里齐·哈恰图良(AramIlyichKhachaturian,1903—1978)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其早年便显露出对音乐的极高天赋,并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他的创作大都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即和声语言强烈、节奏形态复杂、旋律音调独特。他的《马刀舞曲》、《假面舞会圆舞曲》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他于1936年创作的《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是第一部使他扬名四海的佳作。本文以此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哈恰图良的创作风格,对该协奏曲的节奏的特色处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哈恰图良具有的个性化音乐语言,为深刻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提供借鉴与参考。
ISSN:1002-767X
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2.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