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Yongle Dadian: The Origin, Destruction, Dispersal and Reclamation of a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
永樂大典的編作起源幾近毀壞,肆意分散的 歷史,以及翻印與數位化的可能性,使它成為 值得研究的文化寶藏。誠如本文之呈現,即使 是部分古籍的修復,也能對文化、時代以及民 族作出重要貢獻。作者將追溯永樂大典六百多 年的歷史,從十五世紀明朝時原典的編纂,到 西元1900年間,北京被圍攻時,永樂大典的貯 藏地「翰林書院」被焚燒以及劫掠。本文也將 討論翰林書院作為貯藏中國學術成就的功用和 重要性。此外,根據北京圍攻的紀錄和其他文獻,作者也將陳述西元1900年6月23日當天 翰林書院被焚燒與劫掠的過程。結論中,將討 論近來為收復永樂大典所做的努力,以及探討 圖書館在貯藏人文遺產和古蹟的角色...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Tʻu shu kuan hsüeh yü tzŭ hsün kʻo hsüeh 2010-04, Vol.36 (1), p.082-09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eng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永樂大典的編作起源幾近毀壞,肆意分散的 歷史,以及翻印與數位化的可能性,使它成為 值得研究的文化寶藏。誠如本文之呈現,即使 是部分古籍的修復,也能對文化、時代以及民 族作出重要貢獻。作者將追溯永樂大典六百多 年的歷史,從十五世紀明朝時原典的編纂,到 西元1900年間,北京被圍攻時,永樂大典的貯 藏地「翰林書院」被焚燒以及劫掠。本文也將 討論翰林書院作為貯藏中國學術成就的功用和 重要性。此外,根據北京圍攻的紀錄和其他文獻,作者也將陳述西元1900年6月23日當天 翰林書院被焚燒與劫掠的過程。結論中,將討 論近來為收復永樂大典所做的努力,以及探討 圖書館在貯藏人文遺產和古蹟的角色 |
---|---|
ISSN: | 0363-3640 2224-1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