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结式的产生过程看句法生成机制的演化
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动结式从上古汉语的并列连动式发展而来,但先前研究提出的双音化趋势和核心偏移说均未能较好解释这一变化的动因及内在机制。通过核心偏移形成的两类动结式与强弱结果结构的比较,本文提出,核心左偏动结式形成弱结果结构,其中涉及底层核心动词到轻动词的“并入”,而核心右偏动结式形成强结果结构,其生成中不仅涉及“并入”,还涉及表达方式的动词词根(■V1)与v通过“融合”操作形成复杂谓词。本研究表明,“融合”相较于“并入”是晚出的句法生成手段,其运用不仅实现了从双核心连动式向单核心动结式的演变,也很可能促成了汉语其他句式结构的形成,并从更广泛意义上推动了汉语从动词框架语向卫星框架语的类型转化...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Shi jie han yu jiao xue 2024-01, Vol.38 (1), p.47-61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动结式从上古汉语的并列连动式发展而来,但先前研究提出的双音化趋势和核心偏移说均未能较好解释这一变化的动因及内在机制。通过核心偏移形成的两类动结式与强弱结果结构的比较,本文提出,核心左偏动结式形成弱结果结构,其中涉及底层核心动词到轻动词的“并入”,而核心右偏动结式形成强结果结构,其生成中不仅涉及“并入”,还涉及表达方式的动词词根(■V1)与v通过“融合”操作形成复杂谓词。本研究表明,“融合”相较于“并入”是晚出的句法生成手段,其运用不仅实现了从双核心连动式向单核心动结式的演变,也很可能促成了汉语其他句式结构的形成,并从更广泛意义上推动了汉语从动词框架语向卫星框架语的类型转化。 |
---|---|
ISSN: | 1002-5804 |
DOI: | 10.13724/j.cnki.ctiw.2024.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