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Online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etween College Tutors and Indigenous High School Students

本文主旨在於探究英語學習歷程中,融入原住民文化資源的創新線上教學成效。根據 Vygotsky 的學習理論,這項一年期的研究整合了線上學習與文化回應教學策略,以期激發原 住民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26 位來自臺灣南部的高中原住民學生與六位來自臺灣南部的大專 英文系線上家教同時受邀參與研究。在兩個學期中,以每週1 小時,總計36小時的線上家教 課程進行互動。第一學期焦點在於探究非同步互動概況;第二學期則聚焦於同步家教互動歷 程以期回應原住民學生口語表徵的學習風格。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包含教室觀察、 文件分析、反思筆記、田野筆記以及訪談。研究發現有兩方面;首先,能回應原住民學生學 習風格的線上同...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Jiao yu ke xue yan jiu qi kan 2015-12, Vol.60 (4), p.223-253
Hauptverfasser: 林文川(Lin,Wen-Chuan ), 楊淑晴(Yang,Shu-Ching )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本文主旨在於探究英語學習歷程中,融入原住民文化資源的創新線上教學成效。根據 Vygotsky 的學習理論,這項一年期的研究整合了線上學習與文化回應教學策略,以期激發原 住民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26 位來自臺灣南部的高中原住民學生與六位來自臺灣南部的大專 英文系線上家教同時受邀參與研究。在兩個學期中,以每週1 小時,總計36小時的線上家教 課程進行互動。第一學期焦點在於探究非同步互動概況;第二學期則聚焦於同步家教互動歷 程以期回應原住民學生口語表徵的學習風格。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包含教室觀察、 文件分析、反思筆記、田野筆記以及訪談。研究發現有兩方面;首先,能回應原住民學生學 習風格的線上同步文化回應家教,的確能激勵學生的英文學習。其次,大專家教學生認為線 上英語教學的實踐以及與不同年齡學生之間,意義化的社會互動能增進他們個人的英語與跨 文化溝通能力。本研究結果,有助於在結合線上學習與文化回應教學方面,理論與實務面向 的應用;同時也能提供教育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在思考如何提升原住民在校學習動機的具體參 考
ISSN:2073-753X
DOI:10.6209/JORIES.2015.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