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ST POLA YOUNG SCHOLAR FORUM ON CHINESE LINGUISTICS: Performing Empirical,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Raesearch October 15-16, 2016, Tianjin, China / 第ᅳ届中国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报告: 开展实证性、多学科和国际化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一届中国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于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病理及脑科学研究所,及英文版中国语言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出版办公室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近50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还有多位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列席旁听。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英文版中国语言学报)主编、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王士元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做开幕报告,题目为 “语言的来龙去脉”。另一个主题报告来自南开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银...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17-01, Vol.45 (1), p.260-271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eng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第一届中国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于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语言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病理及脑科学研究所,及英文版中国语言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出版办公室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近50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还有多位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列席旁听。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英文版中国语言学报)主编、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王士元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做开幕报告,题目为 “语言的来龙去脉”。另一个主题报告来自南开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银龄学者石锋先生,题目为 “实验语言学十问” 。 在大会主题报告外,青年学者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语言与大脑、语言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汉藏语历史比较等研究领域。来自南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8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对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点评,论坛专门安排时间为与会学者进行讨论。另外,论坛还在晚上举办联谊茶话会,使参会学者深人交流,彼此互相学习。
鉴于参加论坛的除博士生外,还有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原来的“中国语言学博士论坛” 决定改名为“中国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 。 POLA 是 Project of Linguistic Analysis 的缩写,是王士元先生 60 年代分别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研究中国语言为重点的语言学实验研究项目及方向。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学科专业的学者曾来到 POLA 试验室办公楼,做试验研究,在这里定期讨论, 作报告,交流合作。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英文版中国语言学报) 就诞生于加州大学。王士元先生在讨论会期间指出,在 POLA 的50余年历程中,POLA实证性(empirical),国际化(international),及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的实践使其研究合作模式形成, 并有效的展现在我们中国多种语言的研究工作中。这就是 POLA 的精神。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继续发扬POLA精神,努力促进和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另见本文首页英文脚注1) |
---|---|
ISSN: | 0091-3723 2411-3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