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及公共價值創造:以臺北市公民參與委員會爲例

公民參與及公共價值之間的關係緊密,且對於公共行政領域有著重要意涵,然而,探究其兩者關係的實證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地方政府委員會組織涉入公民參與政策制定及執行作為主軸,並整合公共價值創造途徑的交互過程嘗試剖析此一關係,此過程體現了參與過程之特徵、組織文化與能力、系格特徵等核心面向,並跨越公民社會、政治和行政間界限的制度安排形式,在公共價值創造上發揮實際的效果。本研究訪談了臺北市政府公民參與委員會(簡稱公參會)之外部委員、臺北市政府的行政文官,以及立法機關之民意代表等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強調,公參會的制度安排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在多層次治理的環境中建立實質的參與規範及程序、創造政策行動者信任及增強...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政治科學論叢 2022-09 (93), p.45-95
Hauptverfasser: 林煥笙(Huan-sheng Lin), 黃東益(Tong-yi Huang)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公民參與及公共價值之間的關係緊密,且對於公共行政領域有著重要意涵,然而,探究其兩者關係的實證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地方政府委員會組織涉入公民參與政策制定及執行作為主軸,並整合公共價值創造途徑的交互過程嘗試剖析此一關係,此過程體現了參與過程之特徵、組織文化與能力、系格特徵等核心面向,並跨越公民社會、政治和行政間界限的制度安排形式,在公共價值創造上發揮實際的效果。本研究訪談了臺北市政府公民參與委員會(簡稱公參會)之外部委員、臺北市政府的行政文官,以及立法機關之民意代表等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強調,公參會的制度安排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在多層次治理的環境中建立實質的參與規範及程序、創造政策行動者信任及增強參與意識等無形價值,以及促進跨部門協力及共識等公共價值。然而,跨部門的委員會制度將產生課責上的難題。同時,該組織雖作爲政府與公眾兩方在參與式政策協力平臺之連結,但政府文官執行任務過程所遭遇的順服和溝通問題,以及如何促進公民積極參與和強化意見表達之意願等方面,卻面臨潛在的限制。最後,本研究針對公參會運作、公務人員內在動機,以及公民意願和能力等面向提出建議,並提供關於受訪者代表性作爲研究限制之討論。
ISSN:1018-3892
DOI:10.6166/TJPS.202209_(9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