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
本文主要在於重新評估《莊子》的天人思維,尤其回應「蔽於天而不知人」這一類批評,實未能完整把握《莊子》天人「兩行」的辯證思維。為了講明莊周平衡「天/人」雙重身分的當代意義,筆者嘗試與法蘭克福學派創始者阿多諾《啟蒙的辯證》進行跨文化對話。就阿多諾而言,人文的啟蒙未必直線進步,反而啟蒙與神話應該重新辯證,人應該再度與自然重新和解。本文認為阿多諾對啟蒙辯證的文化批判治療,以及否定辯證的文化生成邏輯,極富啟發性。因此嘗試和《莊子》的天人思維,進行跨文化對話。最後,筆者重新定位《莊子》的天人思維在於:神話與啟蒙之間的來回運動,莊周乃具有自然之子(天)與啟蒙之子(人)的雙重身分,並嘗試讓「天人不相勝」地「兩...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清華學報 2016-09, Vol.46 (3), p.405-45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主要在於重新評估《莊子》的天人思維,尤其回應「蔽於天而不知人」這一類批評,實未能完整把握《莊子》天人「兩行」的辯證思維。為了講明莊周平衡「天/人」雙重身分的當代意義,筆者嘗試與法蘭克福學派創始者阿多諾《啟蒙的辯證》進行跨文化對話。就阿多諾而言,人文的啟蒙未必直線進步,反而啟蒙與神話應該重新辯證,人應該再度與自然重新和解。本文認為阿多諾對啟蒙辯證的文化批判治療,以及否定辯證的文化生成邏輯,極富啟發性。因此嘗試和《莊子》的天人思維,進行跨文化對話。最後,筆者重新定位《莊子》的天人思維在於:神話與啟蒙之間的來回運動,莊周乃具有自然之子(天)與啟蒙之子(人)的雙重身分,並嘗試讓「天人不相勝」地「兩行」運動,這同時也是人文化成生生不息的關鍵。 |
---|---|
ISSN: | 0577-9170 |
DOI: | 10.6503/THJCS.2016.46(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