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為君父復讎所涉之忠孝議題及相關經義探究
春秋戰國時期復讎風氣頗為盛行,所涉層面很廣,倫理的報與交換、公與私的衝突、對死靈的慰藉、君臣的關係、忠孝的矛盾與取捨等,均為其重要議題。本文由復讎在君臣、父子關係問所彰顯的忠孝觀及倫理矛盾著眼,章節內容安排如下: 一、從《春秋》經傳有關弒君書法所衍生的爭議著手,並對三傳引起重大爭議的稱國、稱某國人弒君以懲君惡之說進行深入探討。二、說明懲戒惡君之說,符合於春秋戰國時期特殊的政治環境及當時士人對君臣關係的思考。三、由禮書、出土文獻探討先秦儒家倫理觀中忠與孝、公與私、父與君孰輕孰重,以及面臨忠孝、公私衝突時,當事者該如何取捨等問題。四、於具體復讎事例中,觀察實際面臨忠孝衝突時,當事人之矛盾與擇取,及...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漢學研究 2006-06, Vol.24 (1), p.35-70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春秋戰國時期復讎風氣頗為盛行,所涉層面很廣,倫理的報與交換、公與私的衝突、對死靈的慰藉、君臣的關係、忠孝的矛盾與取捨等,均為其重要議題。本文由復讎在君臣、父子關係問所彰顯的忠孝觀及倫理矛盾著眼,章節內容安排如下:
一、從《春秋》經傳有關弒君書法所衍生的爭議著手,並對三傳引起重大爭議的稱國、稱某國人弒君以懲君惡之說進行深入探討。二、說明懲戒惡君之說,符合於春秋戰國時期特殊的政治環境及當時士人對君臣關係的思考。三、由禮書、出土文獻探討先秦儒家倫理觀中忠與孝、公與私、父與君孰輕孰重,以及面臨忠孝、公私衝突時,當事者該如何取捨等問題。四、於具體復讎事例中,觀察實際面臨忠孝衝突時,當事人之矛盾與擇取,及難以避免的悲劇性。 |
---|---|
ISSN: | 0254-4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