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补税:特征、动因与经济后果
本文以2002—2014年在中国沪深A股进行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较为系统地考察了IPO公司补税的特征、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近60%的IPO公司在上市前3年存在补税行为,平均补税额约3400万元,补税主要发生在IPO前1—2年。IPO补税的主要动因并非会计处理不当或补缴因现金流紧张引起的欠税,而是盈余管理调节利润所致。IPO补税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均更佳,说明导致IPO补税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有可能源于业绩释放而非业绩操纵。研究还发现,IPO补税公司上市后财务政策更稳健,成长性更高;这些公司“知错即改”,上市后避税水平更低;机构投资者能够识别补税公司质量。总体而言,中国公司IPO补...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世界经济 2018 (2), p.169-192 |
---|---|
Hauptverfasser: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以2002—2014年在中国沪深A股进行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较为系统地考察了IPO公司补税的特征、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近60%的IPO公司在上市前3年存在补税行为,平均补税额约3400万元,补税主要发生在IPO前1—2年。IPO补税的主要动因并非会计处理不当或补缴因现金流紧张引起的欠税,而是盈余管理调节利润所致。IPO补税公司上市后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均更佳,说明导致IPO补税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有可能源于业绩释放而非业绩操纵。研究还发现,IPO补税公司上市后财务政策更稳健,成长性更高;这些公司“知错即改”,上市后避税水平更低;机构投资者能够识别补税公司质量。总体而言,中国公司IPO补税较为普遍,但其实质更有可能是“好”公司释放业绩的信号传递和纠错行为,而不是“坏”公司操纵业绩实现上市的税收代价。 |
---|---|
ISSN: | 1002-9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