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双线结构的诗学源流
双线结构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基本结构形态之一。前人研究往往就叙事文体来研究叙事结构,将戏曲与小说并置。忽略了更大的文学传统尤其是诗学传统对戏曲的影响。戏曲双线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诗学中的对仗结构,《孔雀东南飞》由单线衍生成双线即是其先声。早期南戏已经形成了较为工整的双线结构,《琵琶记》遵循着对仗结构“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的美学取向,完善了双线结构。而超越单纯工整的骈对,在此基础上以散对骈,进入“奇偶适变”的更高层面的辩证对应,本就是古典诗学的题中应有之意。元明以来,戏曲被逐步纳入“文体代嬗”的文学谱系中,自然也开始承续着更为广阔的文学传统:以家国兴亡对应工整的生旦离合,超越...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戏剧艺术 2017 (4), p.89-97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双线结构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基本结构形态之一。前人研究往往就叙事文体来研究叙事结构,将戏曲与小说并置。忽略了更大的文学传统尤其是诗学传统对戏曲的影响。戏曲双线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诗学中的对仗结构,《孔雀东南飞》由单线衍生成双线即是其先声。早期南戏已经形成了较为工整的双线结构,《琵琶记》遵循着对仗结构“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的美学取向,完善了双线结构。而超越单纯工整的骈对,在此基础上以散对骈,进入“奇偶适变”的更高层面的辩证对应,本就是古典诗学的题中应有之意。元明以来,戏曲被逐步纳入“文体代嬗”的文学谱系中,自然也开始承续着更为广阔的文学传统:以家国兴亡对应工整的生旦离合,超越单纯骈对.形成了离合与兴亡并举的双重结构。 |
---|---|
ISSN: | 0257-943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