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NO3^-:NH4^+比对两种甘蓝型油菜钼吸收、转运和分布的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NO3^-:NH4^+比的营养液,探索不同氮源对钼元素在两种甘蓝型油菜(L0917和ZS11)中的吸收、转运和分布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创新点:在不同氮源条件下,从组织分布、汁液运输、亚细胞分布以及品种等方面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的钼营养状况。方法:将甘蓝型油菜L0917和ZS11的幼苗在正常营养液培养20天后,分别转移至4种NO3^-:NH4^+比(14:1、9:6、7.5:7.5、1:14)且总氮为15 mmol/L的营养液中培养15天后收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根、茎和叶不同部位钼含量,木质部和韧皮部液钼含量,叶肉细胞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和可溶性组分钼含量。结论...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浙江大学学报:B卷英文版 2017, Vol.18 (6), p.512-52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eng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采用不同NO3^-:NH4^+比的营养液,探索不同氮源对钼元素在两种甘蓝型油菜(L0917和ZS11)中的吸收、转运和分布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创新点:在不同氮源条件下,从组织分布、汁液运输、亚细胞分布以及品种等方面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的钼营养状况。方法:将甘蓝型油菜L0917和ZS11的幼苗在正常营养液培养20天后,分别转移至4种NO3^-:NH4^+比(14:1、9:6、7.5:7.5、1:14)且总氮为15 mmol/L的营养液中培养15天后收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根、茎和叶不同部位钼含量,木质部和韧皮部液钼含量,叶肉细胞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和可溶性组分钼含量。结论:在高或低NO3^-:NH4^+比条件下,高的钼吸收能力、木质部转运、韧皮部再迁移以及叶片亚细胞钼储存在甘蓝型油菜钼积累上扮演重要角色。 |
---|---|
ISSN: | 1673-1581 1862-1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