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宝顶18龛《观无量寿经变》图像研究
佛教美术作品所具有的诉说性与象征性,使之在作为图像分析的“文本”时具有更为广博和深刻的阐释空间。观经变是对《观无量寿经》文本进行的图像转换,其叙事功能在历史发展中逐步被具有象征功能的符号性所取代。研究表明,从形式结构着眼,以图像学的审视或研究角度对宝顶大佛湾第18龛《观无量寿经变》进行深入“解读”,可以看出观经变的图像样式与西方净土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象征关系,观经变中各部分内容共同构建了这一符号样式,但其符号的作用不仅通过图像内容来体现,也与其图像形式、视觉效果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华文化论坛 2017 (4), p.143-14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佛教美术作品所具有的诉说性与象征性,使之在作为图像分析的“文本”时具有更为广博和深刻的阐释空间。观经变是对《观无量寿经》文本进行的图像转换,其叙事功能在历史发展中逐步被具有象征功能的符号性所取代。研究表明,从形式结构着眼,以图像学的审视或研究角度对宝顶大佛湾第18龛《观无量寿经变》进行深入“解读”,可以看出观经变的图像样式与西方净土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象征关系,观经变中各部分内容共同构建了这一符号样式,但其符号的作用不仅通过图像内容来体现,也与其图像形式、视觉效果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 |
---|---|
ISSN: | 1008-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