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学校教育置位理论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学校教育的置位作用探究,是伯恩斯坦学术研究的教育实践转向。他通过自己构建的“符码”,解构学校教育,从中揭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对个体的置位作用。学校通过工具性秩序和表意性秩序两种教学内容,确保了主体观念的共识;在身份规则、顺序规则和标准规则的规约下,明确了个体间的差异;通过显式和隐式两种教学实践方式,完成了个体的社会地位预设。伯恩斯坦的特殊经历和理论渊源使得教育置位理论在思想上所表现出的“主体偏离中心”和“忽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等局限较为明显。...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教育研究 2017, Vol.38 (3), p.122-12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学校教育的置位作用探究,是伯恩斯坦学术研究的教育实践转向。他通过自己构建的“符码”,解构学校教育,从中揭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对个体的置位作用。学校通过工具性秩序和表意性秩序两种教学内容,确保了主体观念的共识;在身份规则、顺序规则和标准规则的规约下,明确了个体间的差异;通过显式和隐式两种教学实践方式,完成了个体的社会地位预设。伯恩斯坦的特殊经历和理论渊源使得教育置位理论在思想上所表现出的“主体偏离中心”和“忽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等局限较为明显。 |
---|---|
ISSN: | 1002-5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