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特征及物性变差机制探讨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备形成页岩气的地质远景,但至今尚未建成工业产能。以多口取心井岩心为基础,利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比表面积测量和氮气吸附等分析方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储集空间类型单一,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有机质孔隙不发育,脆性矿物内孔隙和裂缝孔隙少。基质孔隙主体为孔喉直径低于50nm的中孔和微孔,孔隙度一般为1.4%~3.1%。筇竹寺组物性变差的主要形成机制为:1热成熟度高,有机质碳化加重,有机质孔隙不发育;2成岩作用强,以结晶度高的绿泥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为主,晶间孔减少;3液态烃裂解近衰竭,孔隙内压力...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Vol.27 (9), p.1619-1628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备形成页岩气的地质远景,但至今尚未建成工业产能。以多口取心井岩心为基础,利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比表面积测量和氮气吸附等分析方法,对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储集空间类型单一,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有机质孔隙不发育,脆性矿物内孔隙和裂缝孔隙少。基质孔隙主体为孔喉直径低于50nm的中孔和微孔,孔隙度一般为1.4%~3.1%。筇竹寺组物性变差的主要形成机制为:1热成熟度高,有机质碳化加重,有机质孔隙不发育;2成岩作用强,以结晶度高的绿泥石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为主,晶间孔减少;3液态烃裂解近衰竭,孔隙内压力降低,有机质孔隙出现塌陷,并在围岩挤压和黏土矿物结晶收缩作用下经压实消失。 |
---|---|
ISSN: | 1672-1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