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的构建与当代中国民主的起源

抗战爆发后边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前后经历两个阶段。从苏维埃式的“阶级民主”变为参议会式“议会民主”,再由“议会民主”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式的“人民民主”。在此过程中,中共通过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既实现了理论创新,也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中共对边区的治理和民生的改善,以及党领导下“一元化”实体民主与“党派协商”观念民主的运用,使中共的革命行为与现代民主有机融合。这不仅意味着国民党在内战开始前的“先天下之亡而亡”,更为中共破解民国以来的民主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为未来中国现代国家的民主建政打开了一个通道。...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共党史研究 2015 (3), p.53-65
1. Verfasser: 董佳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抗战爆发后边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前后经历两个阶段。从苏维埃式的“阶级民主”变为参议会式“议会民主”,再由“议会民主”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式的“人民民主”。在此过程中,中共通过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既实现了理论创新,也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中共对边区的治理和民生的改善,以及党领导下“一元化”实体民主与“党派协商”观念民主的运用,使中共的革命行为与现代民主有机融合。这不仅意味着国民党在内战开始前的“先天下之亡而亡”,更为中共破解民国以来的民主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为未来中国现代国家的民主建政打开了一个通道。
ISSN:1003-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