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湖南雨凇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雨凇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雨凇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南属于湖南雨凇多发区,平均雨凇日数多于湘北;湘南雨凇分布特征与山地走向一致,沿雪峰山脉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迎风坡与沿南岭北侧的迎风坡各有一高值区;湘北平均雨凇日数2d左右,其中,湖区平原明显多于湘北山区.结合1:50000湖南省DEM数据,探讨了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纬度等地形因子对湖南雨凇形成的作用.在海拔200m以下,高程的变化对雨凇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00~1000m,雨凇日数随高程上升而增多;海拔高于1000m,雨淞日数明显多于低海拔台站.坡向对湖南平均雨凇日数的变异有一定影响,但是坡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纬度的变...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冰川冻土 2014, Vol.36 (2), p.304-30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利用湖南省97个气象站雨凇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雨凇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南属于湖南雨凇多发区,平均雨凇日数多于湘北;湘南雨凇分布特征与山地走向一致,沿雪峰山脉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迎风坡与沿南岭北侧的迎风坡各有一高值区;湘北平均雨凇日数2d左右,其中,湖区平原明显多于湘北山区.结合1:50000湖南省DEM数据,探讨了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纬度等地形因子对湖南雨凇形成的作用.在海拔200m以下,高程的变化对雨凇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00~1000m,雨凇日数随高程上升而增多;海拔高于1000m,雨淞日数明显多于低海拔台站.坡向对湖南平均雨凇日数的变异有一定影响,但是坡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纬度的变化,湖南平均雨凇日数南北差异明显. |
---|---|
ISSN: | 1000-0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