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文化中的“超越”哲思:“轴心”与“转轴”
近年来,国内在讨论思想文化的“超越”与“突破”问题时,常常关联到所谓“轴心时代”。其实,这是对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类文明史有决定性的“转轴时代”(The Axial Age of Transcendence)论题的一种误译。他的本意是,在古代世界中,各地的高等文明在公元前800一前200年间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超越性的突破转变”,凡经历过此转变的古代文明则能更新其生命力,延续成为现代的文明;否则,便成“明日黄花”,被历史所埋葬。中文把应该译为“转轴时代”的“the axial age”,误译为“轴心时代”。古代中华的“经书、经学、经术”(“王官之学”)以及之前的神话传说构成的“轴心”,不但是...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学术月刊 2011 (10), p.5-15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近年来,国内在讨论思想文化的“超越”与“突破”问题时,常常关联到所谓“轴心时代”。其实,这是对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类文明史有决定性的“转轴时代”(The Axial Age of Transcendence)论题的一种误译。他的本意是,在古代世界中,各地的高等文明在公元前800一前200年间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超越性的突破转变”,凡经历过此转变的古代文明则能更新其生命力,延续成为现代的文明;否则,便成“明日黄花”,被历史所埋葬。中文把应该译为“转轴时代”的“the axial age”,误译为“轴心时代”。古代中华的“经书、经学、经术”(“王官之学”)以及之前的神话传说构成的“轴心”,不但是其后诸子哲思腾跃“转轴”的基础,更影响了其“多元多层次”的“转轴”特性。最能表达中华古哲对“超越”理念论说的是孔子“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表达了一个人终生“不断地超越”的理念;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几乎道尽了公元前数千年间中华上古思想文化超越变化的大势——“道”或超越“自然”,或为“自然”所超越。这远远地超越了西方止步于“上帝”的“超越”。 |
---|---|
ISSN: | 0439-8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