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口通商以后江南地区蚕桑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正> 江南地区是我国蚕桑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强辟为商埠,附近的江浙地区受商品化经济影响,蚕桑业发展迅速。它促进了江南地区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新式丝厂的产生,对江南地区以至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江南地区蚕桑业久已有之,但在五口通商以前,并不十分发达。清顺治时,曾下植桑之谕,康熙、雍正、乾隆诸朝,亦迭申农桑之令。可是“蚕业终不大兴”,并以内销为主,外销所占比重很小。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撤销后的几年中(1833—1837年),每年出口也不过10,000担。直到上海开埠后,才正式开始与外商交易。“辑里丝在海通以前...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浙江学刊 1984 (3), p.66-70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正> 江南地区是我国蚕桑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强辟为商埠,附近的江浙地区受商品化经济影响,蚕桑业发展迅速。它促进了江南地区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新式丝厂的产生,对江南地区以至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江南地区蚕桑业久已有之,但在五口通商以前,并不十分发达。清顺治时,曾下植桑之谕,康熙、雍正、乾隆诸朝,亦迭申农桑之令。可是“蚕业终不大兴”,并以内销为主,外销所占比重很小。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撤销后的几年中(1833—1837年),每年出口也不过10,000担。直到上海开埠后,才正式开始与外商交易。“辑里丝在海通以前,销路限于国内,仅供织绸之用,即今日所谓之‘用户’丝,其行销范围既小,营业不盛。……逊清道光二十二年,中英《江宁和约》既成,上海辟为商埠,辑里丝乃运沪直接销与洋行, |
---|---|
ISSN: | 1003-42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