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构建、公共理性与媒介偏向:法国第一起被平反冤案"卡拉斯案"的舆论反转
1761年,卡拉斯案在法国发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该案事实被反复构建:图卢兹教会认为这是一起由于宗教原因的谋杀,这一结论获得司法认可;伏尔泰则认为这是一起与宗教无关的自杀.伏尔泰的事实建构虽然最终扭转了舆论,但其建构过程中细节问题颇多,诡异的是,这几乎没有招致任何批评.论文从媒介视角切入,认为伏尔泰采用了相较于图卢兹教会更偏向空间的媒介,跳出了宗教支配的绝对空间,扩大了案情议题的讨论范围,从而与"宽容" 理念相契合,通过价值先导遮盖了事实判断中的疏漏,由此将自身的事实判断树立为权威,构成其实现舆论扭转的关键所在....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2-05, Vol.29 (5), p.93-107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1761年,卡拉斯案在法国发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该案事实被反复构建:图卢兹教会认为这是一起由于宗教原因的谋杀,这一结论获得司法认可;伏尔泰则认为这是一起与宗教无关的自杀.伏尔泰的事实建构虽然最终扭转了舆论,但其建构过程中细节问题颇多,诡异的是,这几乎没有招致任何批评.论文从媒介视角切入,认为伏尔泰采用了相较于图卢兹教会更偏向空间的媒介,跳出了宗教支配的绝对空间,扩大了案情议题的讨论范围,从而与"宽容" 理念相契合,通过价值先导遮盖了事实判断中的疏漏,由此将自身的事实判断树立为权威,构成其实现舆论扭转的关键所在. |
---|---|
ISSN: | 1005-2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