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双减”背景下一个城市中等生家庭的教育选择
在“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受到严格监管和限制,却仍有家庭选择校外补习。基于对一个中等生家庭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双减”政策伴随着诸多复杂的非预期结果。中等生家长在口头上支持“双减”政策,却仍然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校外补习的暗渠,通过增加孩子学业负担的方式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在高竞争性、排斥性的升学制度、学校的减负落实虚化、机构隐秘补习以及家长教育焦虑叠加的影响下,中等生的父母更加忧心孩子的未来。只有从社会分配体系入手,持续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差异、体制内外的差异、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异,辅之以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也才敢松一口气。增强家长对孩子未来...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1 (1), p.115-124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受到严格监管和限制,却仍有家庭选择校外补习。基于对一个中等生家庭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双减”政策伴随着诸多复杂的非预期结果。中等生家长在口头上支持“双减”政策,却仍然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校外补习的暗渠,通过增加孩子学业负担的方式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在高竞争性、排斥性的升学制度、学校的减负落实虚化、机构隐秘补习以及家长教育焦虑叠加的影响下,中等生的父母更加忧心孩子的未来。只有从社会分配体系入手,持续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差异、体制内外的差异、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异,辅之以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也才敢松一口气。增强家长对孩子未来多元发展空间的信心,是减轻家长心理负担和不安全感、继而减轻青少年学业压力的关键所在。 |
---|---|
ISSN: | 1671-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