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实践之维:左翼文学的情感叙事与大众化——以1930年代工农革命题材为中心的考察
关注革命现实,挖掘与呈现文艺的革命动员功用是左翼文艺运动、延安文艺及“十七年”文学的重要命题。文艺创作如何在切近的时代题材选取中摆脱理论固化的危机,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转换过程中凸显新的时代命题,体现革命现实主义书写的巨大潜能,这始终是左翼文艺的核心问题。1930年代,“大众化”成为左翼文学的内在命题,左翼文艺对“大众”的重构性书写,一方面强调作家群体的工农化出身;另一方面,“大众”作为左翼文本书写对象,不再是松散、无组织的群体,而是具有了民族国家建构功能的阶级,大众主体化成为了具备历史启示性与革命前途召唤性的想象性书写。重新认识文学大众化这一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任务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二者...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10, Vol.39 (10), p.40-4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关注革命现实,挖掘与呈现文艺的革命动员功用是左翼文艺运动、延安文艺及“十七年”文学的重要命题。文艺创作如何在切近的时代题材选取中摆脱理论固化的危机,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转换过程中凸显新的时代命题,体现革命现实主义书写的巨大潜能,这始终是左翼文艺的核心问题。1930年代,“大众化”成为左翼文学的内在命题,左翼文艺对“大众”的重构性书写,一方面强调作家群体的工农化出身;另一方面,“大众”作为左翼文本书写对象,不再是松散、无组织的群体,而是具有了民族国家建构功能的阶级,大众主体化成为了具备历史启示性与革命前途召唤性的想象性书写。重新认识文学大众化这一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任务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联性,挖掘二者离与合的张力,对重新钩沉左翼文学创作的历史实绩、理解左翼文学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
---|---|
ISSN: | 1001-4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