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元嘉文学与宋文帝正统地位的建构

景平二年(424)是刘宋朝的政治转折点。傅亮、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刘义符后,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自此以后,文帝及刘宋政权一直面临着合法性的质疑:在政权内部,入继大统的理由不充分,导致其资望不足,涉及政权正当性和政治信任的危机亟待解决;在政权外部,不仅与北魏存在军事上的竞争,而且由此产生了双方的正朔之争。文帝将文学作为争夺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符瑞的造作、书写来制造“天命”,论证其承继刘裕大位、“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边塞诗实现王权“大一统”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文帝注重重塑君臣关系,借此打造一种新的文学秩序,重建和维系个人及其政权的权威。...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文学遗产 2024-05, p.99-112
1. Verfasser: 郭晨光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景平二年(424)是刘宋朝的政治转折点。傅亮、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刘义符后,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自此以后,文帝及刘宋政权一直面临着合法性的质疑:在政权内部,入继大统的理由不充分,导致其资望不足,涉及政权正当性和政治信任的危机亟待解决;在政权外部,不仅与北魏存在军事上的竞争,而且由此产生了双方的正朔之争。文帝将文学作为争夺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符瑞的造作、书写来制造“天命”,论证其承继刘裕大位、“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边塞诗实现王权“大一统”的理念。在此过程中,文帝注重重塑君臣关系,借此打造一种新的文学秩序,重建和维系个人及其政权的权威。
ISSN:0257-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