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士”与“闲人”:《故都的秋》文本探幽
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情趣给《故都的秋》烙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秋可以“品”、可以“踏”,也可以“听”—“俗味”偏以文士精致的感觉呈现。如果说,郁达夫对那份故都特有的世俗之趣是心向往之的,那么,在他细腻而独特的描述中所流露出的对“都市闲人”生活与“残败之美”的赏识,恰恰显现了自己“欲俗还雅”的无奈—他以情致的深沉、闲淡中显忧郁的笔调超越了自己所追求的世俗之趣。文中“秋士”与“闲人”的矛盾显出了个性及时代“淡淡的影子”,在“细密”而“真切”的描写中“不忘自我”,这种“缘情写景”的“调和”写法体现了作者自己所推崇的现代小品文的可爱之处:细、清、真。假如文中只是表现出“清”“静”,缺少了“落寞”“悲凉”的情...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名作欣赏 2024-01 (2), p.53-5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情趣给《故都的秋》烙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秋可以“品”、可以“踏”,也可以“听”—“俗味”偏以文士精致的感觉呈现。如果说,郁达夫对那份故都特有的世俗之趣是心向往之的,那么,在他细腻而独特的描述中所流露出的对“都市闲人”生活与“残败之美”的赏识,恰恰显现了自己“欲俗还雅”的无奈—他以情致的深沉、闲淡中显忧郁的笔调超越了自己所追求的世俗之趣。文中“秋士”与“闲人”的矛盾显出了个性及时代“淡淡的影子”,在“细密”而“真切”的描写中“不忘自我”,这种“缘情写景”的“调和”写法体现了作者自己所推崇的现代小品文的可爱之处:细、清、真。假如文中只是表现出“清”“静”,缺少了“落寞”“悲凉”的情感沉淀,或只能构成“北平的秋”,而文人“雅”致情调与世“俗”生活趣味交织结晶,方酿出一份“深沉”又“坦诚”、“真切”而“蕴藉”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
---|---|
ISSN: | 1006-0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