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时空嬗变——基于2010—2020年256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已成为国家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分类框架,对所选取的2010—2020年中央和省级层面与普惠性学前教育相关的256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时空嬗变特征。研究发现,多元类型的政策发布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元主体逐步形成合力。从时间上看,政策目标渐进式发展,以实现普及普惠为根本基线;政策内容不断聚焦普惠性内涵,走向系统与全面;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多类,以供给型与环境型为主。从空间上看,各地政策目标虽都诉求保证入园率和城乡均衡发展,但在高度和广度上具有差异;各地政策内容与经济...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06, Vol.38 (6), p.83-103 |
---|---|
Hauptverfasser: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已成为国家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结合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分类框架,对所选取的2010—2020年中央和省级层面与普惠性学前教育相关的256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时空嬗变特征。研究发现,多元类型的政策发布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多元主体逐步形成合力。从时间上看,政策目标渐进式发展,以实现普及普惠为根本基线;政策内容不断聚焦普惠性内涵,走向系统与全面;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多类,以供给型与环境型为主。从空间上看,各地政策目标虽都诉求保证入园率和城乡均衡发展,但在高度和广度上具有差异;各地政策内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高度重视人力、物力和财力供给;在选择政策工具方面,不同地区都会考虑与政策目标、内容和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因此,为推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公办”与“民办”、“远景规划”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 |
---|---|
ISSN: | 1674-6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