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我调节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当人们实时的道德自我价值感与理想自我概念不符时,会感受到负面的情绪,从而启动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干预,调整实时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文章旨在探讨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自我调节机制是正反馈调节还是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指被试受到正向的道德启动,随后就会更多地参与亲社会行为.负反馈是指被试受到正向的道德启动,会感到满足,进而不参与亲社会行为.采用抄写不同道德的词语,并用词语编写故事启动被试的道德自我调节机制,再考察被试的捐助行为.其中,道德词语分为积极特质、消极特质和中性.结果:其一,不同道德启动组的捐款差异不显著;其二,被试的捐款金额没有性别和民族差异.结论:道德启动...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教育观察 2021-07, Vol.10 (25), p.1-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当人们实时的道德自我价值感与理想自我概念不符时,会感受到负面的情绪,从而启动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干预,调整实时的道德自我价值感.文章旨在探讨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自我调节机制是正反馈调节还是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指被试受到正向的道德启动,随后就会更多地参与亲社会行为.负反馈是指被试受到正向的道德启动,会感到满足,进而不参与亲社会行为.采用抄写不同道德的词语,并用词语编写故事启动被试的道德自我调节机制,再考察被试的捐助行为.其中,道德词语分为积极特质、消极特质和中性.结果:其一,不同道德启动组的捐款差异不显著;其二,被试的捐款金额没有性别和民族差异.结论:道德启动对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因而无法解释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自我调节的机制. |
---|---|
ISSN: | 2095-3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