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程度、保险产品购买与家庭金融脆弱性管理

家庭金融脆弱性反映家庭面临的客观金融风险和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风险偏好程度衡量家庭的主观风险认知,这决定了应对风险冲击时的策略选择,保险特殊的定价机制使其保障功能在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使用2015-2019年CHFS数据,分析风险偏好程度、保险购买与家庭金融脆弱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偏好程度能显著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可以通过保险产品购买来实现。家庭对储蓄型和消费型保险的购买都能降低金融脆弱性,说明当前我国储蓄型保险也有较强的保障功能。与“风险规避型家庭更可能购买保险”观点不同,本文发现随风险偏好程度提高,我国家庭对储蓄型和消费型保险的购买都上升,且储蓄型相对消费型保险的保费在...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金融监管研究 2024-04 (4), p.20-36
1. Verfasser: 于梦迪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家庭金融脆弱性反映家庭面临的客观金融风险和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风险偏好程度衡量家庭的主观风险认知,这决定了应对风险冲击时的策略选择,保险特殊的定价机制使其保障功能在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使用2015-2019年CHFS数据,分析风险偏好程度、保险购买与家庭金融脆弱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偏好程度能显著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可以通过保险产品购买来实现。家庭对储蓄型和消费型保险的购买都能降低金融脆弱性,说明当前我国储蓄型保险也有较强的保障功能。与“风险规避型家庭更可能购买保险”观点不同,本文发现随风险偏好程度提高,我国家庭对储蓄型和消费型保险的购买都上升,且储蓄型相对消费型保险的保费在总保费中占比提高,这与我国保险市场产品结构有关。可能的解释是:消费型保险能提高家庭保障能力,在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时发挥兜底作用,而储蓄型保险提供保障的同时增加了家庭增收创富的机会,发挥补偿和创收双重作用。从政策角度看,在发展消费型保险的基础上,发展储蓄型保险同样是改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有效途径。
ISSN:2095-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