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诗词的隐喻解读——以《无根树》为例
本文以MIPVU理论对道教代表作品《无根树》中的隐喻表达词汇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了阐释。结果显示,语言层面上,隐喻表达主要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限定语与被限定语搭配和名物概念并置是隐喻词汇的两种构词方式。认知层面上,生活体验和道教崇拜思想构成了隐喻认知基础。这些隐喻表达反映了道教在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汉字文化 2023-12 (S1), p.207-20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以MIPVU理论对道教代表作品《无根树》中的隐喻表达词汇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了阐释。结果显示,语言层面上,隐喻表达主要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限定语与被限定语搭配和名物概念并置是隐喻词汇的两种构词方式。认知层面上,生活体验和道教崇拜思想构成了隐喻认知基础。这些隐喻表达反映了道教在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过程中的认知过程。 |
---|---|
ISSN: | 1001-0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