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外洋铜钱流布问题再探——以宽永钱、安南钱为中心的讨论
清中期,宽永钱、安南钱相继流入中国,并对货币行用、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两者的流通范围不仅限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还广泛行用于内地省份。由于质地差异,市场对于两者的态度不同,质地优良的宽永钱与几近劣钱的安南钱在流通范围与使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围绕两者流布等问题,清廷上下曾展开讨论,具体处理上则或自由放任或严令查禁,但后者收效甚微。外洋钱流布问题一方面体现出清代铜钱体系的内生变化,包括“行钱之地”的扩展与政府铸币劣质化,另一方面反映出市场与政府在货币领域的博弈与势力消长。...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03 (2), p.110-120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清中期,宽永钱、安南钱相继流入中国,并对货币行用、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两者的流通范围不仅限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还广泛行用于内地省份。由于质地差异,市场对于两者的态度不同,质地优良的宽永钱与几近劣钱的安南钱在流通范围与使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围绕两者流布等问题,清廷上下曾展开讨论,具体处理上则或自由放任或严令查禁,但后者收效甚微。外洋钱流布问题一方面体现出清代铜钱体系的内生变化,包括“行钱之地”的扩展与政府铸币劣质化,另一方面反映出市场与政府在货币领域的博弈与势力消长。 |
---|---|
ISSN: | 1007-4937 |